2016年3月初,萨依艾日克村农民衣明·玉山家来了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人,他送来了一袋米、一桶油,拉住73岁的衣明·玉山说:“我叫姚新龙,是新调来的乡长,想和你认个亲戚。”
“跟我认个亲戚?”衣明·玉山疑惑地打量了一下姚新龙。
“从此以后,我就是你的儿子,家里有什么事就对我说。”姚新龙的话语坚定有力。
看着姚新龙,衣明·玉山机械性地“嗯”了一声说:“我知道,就像电视里演的一样,领导随便找一家百姓逢年过节上门看看,送点礼物,这样就可以上电视了。”
“老人家,我们不是逢年过节上门看看,是你有什么困难随时找我解决。”姚新龙拍拍老人的手笑着说。
“当真?”衣明·玉山又看了一眼姚新龙问道。
“当真!”姚新龙坚决地说。
……
衣明·玉山家除了老两口没有其他劳动力,虽然家中只有5.8亩地,但耕种起来也很吃力,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。
等到播种时节,姚新龙拉着种子和化肥,带着两位干部来到衣明·玉山的地里,上午翻耕,下午播种。目睹这一切,衣明·玉山感慨地说:“有个乡长巴郎就是好,干事情方便,种庄稼都可以不掏钱了。”
到了5月底,棉花长到20多公分高,姚新龙来了,和老两口一起在地里除完草后,又到农资店买来磷酸二氢钾、坐果灵,掺拌了尿素和二胺,背起打药桶开始给棉苗喷施叶面肥。
在35℃的高温下,老人坐在地头树荫下,看着姚新龙头顶烈日在棉田穿行,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水。
姚新龙喷施完叶面肥后和衣明·玉山一起回家吃午饭。老人这才醒过劲来,对老伴衣马兰木·艾来克说:“酒,你去买酒,我们爷俩要喝一杯。”“阿达,有这菜盖面就够了,我不喝酒。”姚新龙说。
老人不依不从,掏出10元钱,非要老伴去买两瓶啤酒,说是要犒劳犒劳“儿子”。
“看你干活的样子,就像我的巴郎。是我的巴郎,就要听我的话,非得喝一点。”衣明·玉山执拗地说。
“阿达,公家的便宜决不能占”